学术动态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第三届中国时尚法论坛顺利召开

2021-10-27  点击:[]

第三届中国时尚法论坛顺利召开


为促进国际间时尚法学者们的交流合作,1022日,由浙江理工大学主办,美国凯拓国际律师事务所协办的第三届中国时尚法论坛顺利召开。

 

20192020年两届时尚法论坛之后,本届会议以探讨时尚进化论为主题展开。线上大咖云集,知名设计师、时尚品牌代表、律师和行业专家们针对行业新现象,进行了观点交锋与经验分享。本次论坛采用Zoom线上会议及bilibili平台同步直播。

 

开幕式

会议伊始,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郜正荣对各位行业专家的参会表示热烈欢迎,郜正荣表示,时尚产业是浙江省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也是创新创意要素聚集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特征突出的优势产业。浙江理工大学时尚与艺术法研究所作为国内首个研究时尚法的学术中心,已经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中国时尚法论坛,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次论坛将以时尚产业的热点为主题,以法律视角为切入点,真正实现法律与时尚的融合,真诚期待学者们的思想碰撞与观点交锋。


 


美国凯拓国际律师事务所纽约分所亚洲知识产权团队的顾问律师、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时尚与艺术法研究所外方所长丁文锦对本次论坛进行了致辞,时尚法论坛已经来到了第三年,我们和同行们、品牌、设计师和时尚产业的参与者共同丰富着时尚法的内涵。在中国研究时尚法有着巨大的价值和独特的意义。当下,全球关注的热点包括数据资产、NFT、虚拟时尚、供应链立法、国潮文化等产业在中国如何应用,如何让这些中国创意发挥价值,需要法律来保驾护航。




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环节,资深时尚媒体人、顾问,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杨忆非(Queennie Yang),对中国时尚产业2021 年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洞察,纵观2021年,实体零售经济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反而在目前旅行受阻的大环境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尤其是通过创造独特的购物体验并结合打卡文化。品牌正在积极开发环保面料并开始进行有效的营销。时尚品牌营销方面,除了通过合适的、正面的明星艺人、意见领袖代言品牌以外,品牌应该打开思路,寻求更有创意的营销方式,连接消费者。从消费者层面来讲,在节能减排的号召之下,大家开始对消费主义进行反思。整体来看,时尚产业的法律痛点仍有很多,包括抄袭,联名的规范,化妆品行业的虚假宣传等问题,需要时尚法的普及和保护。




美国德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罗格斯大学法学院时尚法兼职教授Megan K. Bannigan介绍了2021年美国著作权和商标权中的热点问题,对时尚法实务的影响,结合耐克公司起诉街头潮流品牌MSCHF “撒旦鞋事件介绍了商标侵权和美国第一修正案的边界问题。她还对于现有的设计保护难、成本高、耗时长等问题给予了实务上的应对策略。同时,她对假冒伪劣产品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指出应谨慎虚假宣传,打造有良知的、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品牌。




圆桌论坛环节

 


主题一时尚数字化



在时尚数字化主题下,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时尚与艺术法研究所外方所长丁文锦担任主持人,组织嘉宾就虚拟时尚,数字资产,NFTs,区块链在时尚产业的应用以及在中美法律框架下的合法合规性等问题展开讨论。美国凯拓国际律师事务所Sarah AndersonRob Potter律师介绍了NFT的概念,介绍了其在时尚行业常见的应用场景,分析了其所具有的巨大商业价值,并聚焦美国NFTs在时尚领域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针对商标注册、侵权执法等方面分享了实务中的建议。关于NFT的产权问题,Rob Potter律师表示,当人们用NFT或者电子货币进行购物时,其实并没有购买产品本身的著作权,因此可能会造成一些著作权侵权的争议。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奚敏洁则以NFT在时尚、奢侈品行业的应用及其法律合规风险的管控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案例和观点分享。奚敏洁认为,管控风险、把握机遇,NFT技术未来可期。



    主题二:法律进行时



在法律进行时主题下,武汉大学法学院张万洪教授担任主持人,组织嘉宾就供应链、反垄断、个人信息保护、可持续发展议程等领域的新立法、新发展对时尚消费产业的再观察、再启发等问题展开讨论。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首席研究员兼副主任梁晓晖,从供应链尽责立法运动起点,梳理了国际上的立法概览,并深入地分析《德国供应链法》包括该法律适用范围、尽责义务的内涵外延、执行措施、法律责任等进行了分析。随后,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院长、时尚与艺术法研究所中方所长王健以中国反垄断法修订与时尚产业反垄断风险为主题进行了介绍,王健教授指出,时尚行业可能存在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等违反垄断法的行为。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戴健民,从实务律师的角度谈《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我国时尚产业的影响,并指出了个保法有域外适用效力等十二个关键点,同时提醒大家违反个保法,可能面临业务暂停、高额罚款等相应法律后果。而后西北大学法学院王秀梅教授以时尚可持续发展转型为主题进行了讲演。王秀梅教授表示,时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是商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时尚生产基地之一和最大市场之一,中国时尚应当抓住契机,向时尚可持续发展转型。


中场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法律系主任胡瓷红副教授就时尚法人才的订单式培养需求作了简短的报告,并向各位嘉宾发放调查问卷征求行业专家的意见。

 

主题三:品牌国潮




在品牌国潮化主题下,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时尚与艺术法研究所成员倪龙燕担任主持人,嘉宾讨论从文化挪用到真正的中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法律保护展开讨论。朗标集团(Labbrand)副总裁刘芳以汉字的发源与演变为开头,以品牌命名与语词表意为切口,展示了汉字对品牌的影响逐渐深化,并以李宁为例,国潮品牌发展的背后是在与Z世代对话。澎湃新闻英文平台Sixth Tone商业记者姜雅玲,分析了Z世代消费者的特点和消费习惯,并指出Z世代会喜欢的中国设计一定是要有独特的想法,有自己的愿景,不仅是要好看,有而且是要有故事跟他们产生情感链接。北京盈知律师所主任、创始合伙人赵芸芸,呈现了各种文化挪用的现象,并深入的阐述了文化挪用产生的原因,同时就文化挪用的法律保护指明了基本方向。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熊文聪进一步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探讨了文化领域的边界,并对民间文学艺术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挪用、对他人享有著作权保护的作品的挪用、对他人驰名商标的文化挪用三种不同类型的法律保护分别予以分析。


主题四:跨界场景化


在跨界场景化主题下,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法院中意宁波生态园区人民法庭副庭长顾宏斐担任主持人,嘉宾就美妆、香氛、宠物、家居、潮玩界的崛起与联名操作,品牌赋能的新玩法提供法律建议。魔鬼猫IP创始人、本土潮流艺术IP国际化践行者猫爹雨海Yuhi,就IP与品牌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传统的IP是内容型,以内容传递为主,而不同于内容型IP的产品型IP,即设计师独创的IP。而魔鬼猫这个产品型IP特点就在于脱离生产与销售环节,致力于IP的精神创造,致力打造中国真正的超级IP。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杭州市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乔万里律师指出,联名不是新事物,联名款形成了11大于2的效果。知识产权领域狭义的授权,一般指授权机关现在特指国家知识产权局经过审查授予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著作权比较特殊,权利自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自愿向国家省市版权局登记,无需官方授权。而知识产权领域广义的授权,还包括权利人向他人许可使用自己的权利,此处的授权更多就是许可的意思。有授权就会有不予授权,不予授权产生争议可以提起行政授权诉讼,予以授权后他人对权利提出争议就会产生行政确权诉讼。同时,许可授权会产生许可的中止、中止后的纠纷以及继续使用的纠纷甚至对许可授权是否应当中止或继续履行等产生许可确权争议。就主持人提到的丘比龙案,乔律师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对品牌被抢注后,除了异议之外还可以采用的不予注册复审、撤销和无效宣告等救济途径,分别给出了专业建议。美国凯赫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的戴吟律师提出,IP产品需要符合所销售国家的法律法规,如在IP产品销售过程中使用的宣传要符合广告法的规定、IP和代理商或者厂商合作时授权协议中应明确遵守具体行业规范的权利义务等,在产品出口时,同时要考虑符合进口国家具体行业监管的法律法规。



闭幕式

会议结束,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院长、时尚与艺术法研究所中方所长王健接受采访表示,中国的时尚产业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自信。种种时尚现象和商业活动的背后离不开法律对行业的加持。浙江理工大学时尚与艺术法研究所作为国内首个研究时尚法的学术中心,三届时尚法论坛的举办也在业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时尚与艺术法研究所成员倪龙燕老师表示,各位行业专家在本次会议中针对时尚数字化、品牌国潮化、跨界场景化等方面进行了观点交锋。充分探讨了时尚产业发展中的法律问题,助力法律与时尚跨界融合发展。

 

 

结尾

此次会议内容丰富,专家观点新颖独到,众多嘉宾跨越国界、跨越行界来讨论时尚法热点问题,各界法律精英、社会达人共同分享行业心得,实现了法律与时尚的改革与碰撞。最后,向所有与会人员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会议落下了圆满的帷幕。






































 

上一条:蓄力共创——第四届中国时尚法论坛顺利召开

下一条:“时尚法2.0-疫情新常态下时尚法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第二届中国时尚法论坛综述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时尚与艺术法研究所

Copyright ©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0006424号-1 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